從「令人困擾的水草」中提取生物燃料與釀造手工琴酒

日本企業在柬埔寨推動全新資源再生計畫

11月 16, 2022
By Emi Takahata
從「令人困擾的水草」中提取生物燃料與釀造手工琴酒
分享此文章
JSTORIES ― 在柬埔寨最大湖泊洞里薩湖(Tonlé Sap),布袋蓮大量繁殖,對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然而,日本一家老字號企業正在擴展回收業務,將這種「令人困擾的水草」轉化為全新的生活資源。
這家公司是Sunwesp(サンウエスパ,岐阜縣岐阜市),從事廢紙等回收再利用業務已有半個多世紀。自 2015 年,年僅 31 歲代表取締役原有匡(Hara Arimasa)接任公司經營。他認為,應該將 「從不必要的物品中發掘價值」的回收事業拓展至成長中的海外市場,而非專注於人口減少的日本。因此,他積極推動公司走向國際化,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在岐阜總公司說明業務構想的代表取締役原有匡(Hara Arimasa)。他表示,公司目標聚焦於全球化及能源回收再利用。     圖片來源:Sunwesp 提供
在岐阜總公司說明業務構想的代表取締役原有匡(Hara Arimasa)。他表示,公司目標聚焦於全球化及能源回收再利用。     圖片來源:Sunwesp 提供
Sunwesp將目光投向柬埔寨,這個正受到世界三大害草之一「布袋蓮」大量繁殖困擾的重災區。布袋蓮的繁殖速度驚人,在不到一年內就能增長數百萬倍,嚴重阻礙水上交通和漁業活動。然而,若能將這種有害水草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不僅能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還能透過回收作業,為當地社區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以北車程約3小時的洞里薩湖(Tonlé Sap)及大量繁殖的布袋蓮。       圖片來源:Sunwesp提供<br>
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以北車程約3小時的洞里薩湖(Tonlé Sap)及大量繁殖的布袋蓮。 圖片來源:Sunwesp提供
該公司自5年前開始回收洞里薩湖的布袋蓮,並將其作為原料生產生物燃料——乙醇(Ethanol)。今年5月,與當地磅清揚省(Kampong Chhnang) 攜手合作的量產工廠正式開始運作。
在工廠內生產的乙醇(Ethanol),除了可作為水上居民發電機的燃料,還能用於製造消毒液。此外,乙醇生產後的殘渣亦被用來產生甲烷氣體(Methane Gas),並作為工廠內生活設施的能源,進一步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位於磅清揚省(Kampong Chhnang)的生物乙醇(Bioethanol)生產工廠。該工廠的每日生產能力為55公升,並生產燃料與消毒液。    圖片來源:Sunwesp 提供
位於磅清揚省(Kampong Chhnang)的生物乙醇(Bioethanol)生產工廠。該工廠的每日生產能力為55公升,並生產燃料與消毒液。 圖片來源:Sunwesp 提供
然而,布袋蓮製成的生物乙醇作為燃料的收益性仍不足,未來市場擴展的潛力有限。因此為了實現更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模式,該公司已開始利用乙醇生產高級手工琴酒(Craft Gin),以開拓新的市場機會。
根據該公司表示,乙醇若用於飲料製造,其附加價值將比燃料用途提升100倍以上。目前,他們已成功商品化以甘蔗為原料的生物乙醇製成的高級手工琴酒「MAWSIM(マウシム)」,並於今夏開始供應給柬埔寨的飯店,同時也在日本的電商平台販售。此外,以洞里薩湖的布袋蓮為原料的全新手工琴酒也正在積極準備中,預計於今年度內正式上市。
從今夏起,供應給柬埔寨的餐廳與飯店。同時自2022年9月起,已透過線上商店開始於日本販售。    圖片來源:Sunwesp提供<br>
從今夏起,供應給柬埔寨的餐廳與飯店。同時自2022年9月起,已透過線上商店開始於日本販售。 圖片來源:Sunwesp提供
布袋蓮的肆虐不僅限於柬埔寨,在亞洲其他地區 也同樣造成嚴重影響。在JSTORIES的採訪中,原先生表示,他計劃進一步擴展能源回收技術的應用,並積極尋求在寮國(Laos)、斯里蘭卡(Sri Lanka)等國家實施,推動更廣泛的永續發展計畫。
撰文:高畑依實   編輯:北松克朗
首圖來源:poetique_id/Envato
關於本文章的查詢,請聯繫 jstories@pacificbridge.jp

***

上述文章內容亦可透過英語影片報導觀看。

***

本文章的英語版請點擊此處查看。
留言
此文章尚無評論
發佈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