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IPC在推動深科技創新方面的挑戰

透過投資、人才培育和全球合作來強化創業生態系統

In partnership with Startup Island TAIWAN

9月 6, 2024
BY TAKANORI ISSHIKI
東京大學IPC在推動深科技創新方面的挑戰
分享此文章
2024年日台創新高峰會將於9月17日和18日,在東京創新基地 (Tokyo Innovation Base)舉行。十多名來自日本和台灣的知名講者將登台。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天的演講,將聚焦於兩大分別是台灣的「台積電供應鏈創新:市值增長十倍的秘密」以及日本的「深科技投資環境現況與東京大學的相關活動」。
本次由 UTokyo IPC 的投資夥伴 - Kei Furukawa 先擔任日方講者,UTokyo IPC(UTokyo Innovation Platform Co., Ltd.)成立於2016年,是由東京大學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

***

JSTORIES ー UTokyo IPC 是日本領先的創業風險投資公司,支持各類在深科技領域中具有顯著影響潛力的創業公司,例如:醫療保健、太空、人工智慧(AI)、環境技術和農業科技。除了投資之外,UTokyo IPC 還致力於為創業公司創建一個創新生態系統(※1),通過擴展其活動到企業支持和人才配對領域。近年來,他們的合作對象不僅包括日本各大學和私人公司,還擴展到國際企業。我們與福川啓先生交談,深入了解他們的目標以及 UTokyo IPC 如何促進創業精神。
※1:「創新生態系統」是指由政府、大學、研究機構、企業、金融機構等各種角色相互參與,共同推動持續不斷的創新,如同生態系統般的環境與狀態。
Kei Furukawa- 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主修政治學,並在法國枫丹白露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完成了MBA學位。他於2010年加入索尼公司,最初被分配到歐洲市場部門的電視業務,後來擔任俄羅斯銷售公司的銷售團隊領導。2018年,他加入了Golden Whales Group,擔任銷售副總裁,負責創業投資、新業務開發和技術銷售。自2019年起,他便加入了UTokyo IPC,負責投資和業務開發。    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Kei Furukawa- 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主修政治學,並在法國枫丹白露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完成了MBA學位。他於2010年加入索尼公司,最初被分配到歐洲市場部門的電視業務,後來擔任俄羅斯銷售公司的銷售團隊領導。2018年,他加入了Golden Whales Group,擔任銷售副總裁,負責創業投資、新業務開發和技術銷售。自2019年起,他便加入了UTokyo IPC,負責投資和業務開發。 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UTokyo IPC成立於2016年,作為一個公私合營的基金,旨在支持源自大學的創業公司

JSTORIES: 首先,您能告訴我們關於UTokyo IPC的情況嗎?它於2016年成立,100%的資本來自東京大學。能否解釋一下東京大學創立這樣一個機構的背景和必要性?
Kei Furukawa:UTokyo IPC的成立與2013年的政府-私人創新計劃密切相關。該計劃中,政府對四所國立大學(東京、京都、大阪和東北)進行了投資公司的認證,旨在進一步支持大學創辦的創業公司,當時政府正在為此類目的分配預算。在這種意義上,我們的成立(UTokyo IPC)具有很強的政策驅動特徵。
JSTORIES:UTokyo IPC 在2016年以「IPC Fund 1」開始運作,這是一個公私合營的基金,接受了來自政府和私人公司的投資。
Kei Furukawa:IPC Fund 1 的投資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組合型基金」,即投資於私人創業投資基金;另一種是直接對創業公司進行投資。當時,東京大學周邊的創業投資界趨向於吸引更多活躍的私人創業投資,我們希望通過「組合型基金」的方式來加強新基金或現有基金的力量。
當時,許多創業投資者主要關注「種子」和「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而對於已經盈利或正在增長中的「中期」和「晚期」創業公司支持不足。我們設立公私合營基金的意圖就是通過直接投資來填補這一空白。基本上,我們的基金旨在與現有私人創業投資合作,並在這些關鍵階段提供支持。
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日本企業仍擁有巨大的未開發潛力

JSTORIES:2020年,AOI Fund 1作為第二支基金成立。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Kei Furukawa:AOI Fund 1 主要有兩個特點。首先,它專注於「分拆投資」,即將企業的業務單位或子公司從大企業中分拆出來,讓它作為獨立的創業公司運營。其次,它涉及早期階段的投資(種子投資),這些創業公司旨在利用大企業的各種資源來促進成長。日本企業擁有的不僅是人力資源和資本,還有分銷渠道、設備等各種資產。同時,許多產品具有很大的潛力。然而,在大型企業內部將這些產品商品化存在一定的限制,比如決策過程緩慢或市場需求不足以支撐這些產品在大型企業結構內的業務。因此,我們建立這個基金的目標就是將這些產品分拆出來,並將其培育成獨立的創業公司。作為東京大學的附屬機構,我們也支持產學合作,以確保大學的研究成果能夠有效地被我們的投資組合公司所利用。關於種子投資,我們的策略是投資於那些與大企業有良好聯繫的新創公司,幫助它們實現快速增長。
來源:UTokyo IPC
來源:UTokyo IPC

支持包括地方區域在內的國內投資環境,通過投資於支持創業公司的創業投資基金

JSTORIES:2024年,ASA Fund作為第三支基金成立。它的特點是投資於支持大學源創業公司和其他大學創業投資基金的基金中的基金。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個基金?
Kei Furukawa:是的。ASA Fund,我們的第三支基金,是與東京都政府合作建立的。東京都政府希望進一步推動和支持深科技(針對社會問題且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科學發現或創新技術),並發出了基金提案邀請。我們被選中參與這個計劃。我們覺得深科技的投資環境仍然不足,而且日本各地的大學中還有許多寶貴的技術沉睡在那裡。我們希望支持這些大學技術的商品化。我認為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JSTORIES:謝謝。最近,儘管日本的創業投資似乎有所增加,公私部門均有參與,但仍然注意到達到獨角獸狀態的創業公司很少。UTokyo IPC的三支基金成立後,您們希望解決哪些具體問題?
Kei Furukawa:我們的主要關注點在於科技相關領域。我們相信對於大學源創業公司或大學相關創業公司的支持和投資仍然不足。因此,政府也認識到像我們這樣的公私合營基金的必要性。我們的主要角色是填補這些空白。

我們不會與其他創業險投資公司競爭,而是會合作來相互支持

JSTORIES:從這個角度來看,您們的方法特點似乎是少競爭更多合作,提升對創業公司的整體支持?
Kei Furukawa:完全正確。我們不打算與其他創業投資公司競爭。我們的重點在於如何合作來支持深科技領域,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投資。協作和集體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1stRound」創業支持計畫的標誌。來源:UTokyo IPC新聞稿
[1stRound」創業支持計畫的標誌。來源:UTokyo IPC新聞稿

支持早期創業者啟動第一步

JSTORIES:UTokyo IPC的另一個特色是「1stRound」孵化計畫,該計畫為創業公司提供支持。能否介紹一下這個計畫及其特點?
Kei Furukawa:1stRound計畫是由UTokyo IPC主辦的孵化支持計畫,主要目的是幫助來自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早期創業公司。通常,從學術研究起步的創業公司在理解商業運作或進行初期籌資方面會遇到困難。他們可能在早期階段難以獲得資金,因此我們旨在儘可能多地支持他們,幫助他們避免這些陷阱。
該計畫最顯著的特點是,如果被選中,創業公司將獲得最多1000萬日元的活動資金,而無需讓渡股權。這種不需股權交換的支持相當罕見。
此外,在選中的創業公司為期六個月的孵化期間,我們幫助他們制定商業計劃,並全力支持他們達成最佳的初期籌資目標。目標是從最優秀的創業投資者那裡獲得最佳的資金。如果有優秀的民間投資人,我們會協助確保創業公司能夠成功籌集資金。該計畫以開放和支持的方式運行。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選擇了85家公司,其中約90%的公司成功完成了籌資。有些公司獲得了我們的投資,而其他公司則沒有,但絕大多數公司成功管理了資金,失敗的情況非常少。有些創業公司甚至通過有效利用補助金和其他資源實現了業務增長,未必需要籌集額外資金。
來源:UTokyo IPC新聞稿
來源:UTokyo IPC新聞稿

90% 的接受創業公司成功獲得資金

JSTORIES:不僅90%的接受創業公司成功獲得了資金,而且它們還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持續運營記錄。這些高成就的原因是什麼?
Kei Furukawa: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我們把握時機的能力。雖然有許多來自大學的創業公司和想法,但時機至關重要。如果一個項目仍處於開發階段,尚未與商業機會對接,它可能無法成功。我們有效評估時機的能力是我們的一大優勢。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支持系統。我們通過創意投資者和專業團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外,我們還得到律師、會計師以及像亞馬遜網絡服務(AWS)這樣的IT服務提供商的支持。這種多樣化的支持有助於培育創業公司。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所受到的高度關注。許多創業投資者對此感興趣,這有助於創造一個運行良好的生態系統。此外,我們不需要自己承擔成本,而是從22家贊助公司那裡獲得支持。正如AOI Fund 1所述,我們重視與大型企業共同從早期階段培育創業公司。
此外,這個計畫自2017年在東京大學啟動以來,已擴展到19所國立大學、私立大學和國立研究機構。沒有其他跨越大學界限的計畫,因此我們對此發展感到非常滿意。

支持深科技行業的人才配對

JSTORIES:我明白了。在UTokyo IPC,您建立了一個多樣化的人才網絡,包括工程師、研究人員和實習生,並運營一個名為「DEEPTECH DIVE」的人才平台,以促進創業社區內的人才流動。人才招募在支持創業公司方面是否與資金一樣重要?
UTokyo IPC總部所在的東京大學建築。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UTokyo IPC總部所在的東京大學建築。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Kei Furukawa:是的,我認為人才對於創業公司至關重要。當然,技術和資金也很重要,但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深科技領域,這需要特定的技術知識,找到合適的人才可能會非常具有挑戰性。此外,即使在實驗室中開發出了出色的技術,如何選擇誰來擔任CEO等問題也是深科技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JSTORIES:這可能與日本創業公司未能產生許多獨角獸公司有關。儘管大學中擁有許多優秀的技術,但這些技術並未得到充分的商業化。特別是在深科技領域,是否曾經出現過人才配對困難以及缺乏了解商業的人才等問題,阻礙了創業公司的成長?
Kei Furukawa:雖然人才不是唯一的問題,但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過去,創業公司的高風險可能會阻礙優秀人才的加入。然而,創業生態系統正在變得更加活躍,整體薪資水平上升,這些變化的性質也在演變。我們的角色是將優秀的研究成果和技術與人才匹配,我們的目標是有效地實現這一點。
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來源:JSTORIES(高畑依実)

在全國範圍內擴展創新生態系統,包括產業、學術界和政府

JSTORIES:UTokyo IPC的網站上提到其目標是「進一步擴展國內和全球的創新生態系統」。能否簡要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創新生態系統是必要的?歷史上,日本在政府、名間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協調似乎存在挑戰。如果是這樣,如何通過「生態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
Kei Furukawa:這個問題有點難以簡短回答(笑)。在創業公司與大型企業的合作方面,雖然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有很多合作未能如預期進行。大型企業往往有自己的規範和思維方式,這使得創業公司可能難以與大公司的想法對接,從而導致商品化問題。然而,與過去相比,開放創新已經取得了進展。我們不僅僅是充當中介,而是整體市場的情緒以及大型企業與創業公司合作的必要性都發生了變化。在過去兩三年中,企業創業投資的興起以及合作的趨勢加深了產業、學術界和創業公司之間的聯繫。
我們的角色是保持這一勢頭,創造成功的例子,讓投資的大公司能夠看到回報。通過不斷重複這一過程,我們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擴展這個生態系統,並縮短增長期的損失。
JSTORIES:雖然產業、政府和學術界之間的合作很重要,但這可能會增加決策涉及的利益相關者數量,從而可能使決策變得更慢。創業公司通常需要快速決策。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Kei Furukawa:大型和中型公司擁有既定的結構和股東,這可能會使決策變得緩慢。經常有人說,大型國外公司做決策的速度比日本公司快,但實際上,這些差異可能沒有那麼顯著。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地做出決策。在日本,過於謹慎可能是大型公司面臨的一個獨特問題。另一方面,現在更多的大公司在決策層級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權,例如部門主管或科長,這似乎改善了決策速度。
JSTORIES:您能提供一些UTokyo IPC支持下來自大學研究的成功創業公司的具體例子嗎?
Kei Furukawa:有幾種模式。例如,我們支持了來自大學研究實驗室的商品化項目,涉及藥物發現、材料科學和機器人技術等領域。這些類型的支持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們致力於繼續這些努力,以創造下一代產業。另一方面,我們也投資於那些獨立於我們創辦活動之外的創業公司。
2023年5月,出席者在波士頓劍橋CIC參加由東京大學IPC舉辦的研討會。來源:UTokyo IPC新聞稿
2023年5月,出席者在波士頓劍橋CIC參加由東京大學IPC舉辦的研討會。來源:UTokyo IPC新聞稿
JSTORIES:你們投資的創業公司主要是那些在東京大學開發技術的公司嗎?
Kei Furukawa:雖然我們確實支持來自東京大學的創業公司,但同樣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利用大學的研究資產。即使創業公司最初與東京大學沒有關係,它們也可以通過合作研究來利用大學的研究成果並發展業務,我們也會在這些情況下提供支持。從我們的投資組合來看,大約10%的投資是國際性的,在這些案例中,東京大學的資產也在被利用。
来源:J-STORIES(高畑依実)
来源:J-STORIES(高畑依実)

培育獨角獸企業固然重要,但我們更希望孕育出擁有尖端技術的企業

JSTORIES:談到國際事務,UTokyo IPC已表示其目標之一是成為「全球創業創業中心之一」。隨著你們成功擴展,能否分享一下你們對近期或長遠未來的願景,以及你們計劃如何實現這一擴展?
Kei Furukawa:我們認為以現有形式擴展,包括資金,是最佳的方法。我們的目標是擴大我們的活動範圍,包括將創業公司的數量增加十倍。然而,最重要的是產生基金回報。當回報再投資到東京大學時,這可以促進進一步的研究,進而創造新的創業公司和技術,推動生態系統的發展。我們仍處於起步階段,正在一步步改進我們的方法。
JSTORIES:讓我們談談一個較為消極的方面。日本的GDP成長幅度率多年來逐漸趨緩,且由於出生率下降和人口高齡化等問題,全球對日本經濟的未來持觀望態度。要振興日本經濟,似乎必須與海外公司和研究機構合作。你如何看待日本應如何在全球業務中建立自己的位置?
Kei Furukawa:確實,日本正面臨出生率下降和人口高齡化,成長率也顯得趨緩。然而,日本仍然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這意味著它仍擁有顯著的財力,許多全球性企業也仍然強大。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進一步強化「創業生態系統」,以持續培育各類公司。關鍵在於創建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的創業公司,而不僅僅是在國內。就個人而言,雖然創造獨角獸公司很重要,但同樣有價值的是培養那些擁有前端技術的公司,即使它們未必成為獨角獸,但可以佔有市場份額並具備全球競爭力。此外,我希望向國際創業公司傳達,日本擁有資金以及龐大的市場,包括來自大型企業的資金,並鼓勵他們利用像東京大學這樣的資源來橋接其在日本的活動。
JSTORIES:你提到的「前端技術」非常有意義。我們的媒體機構J-STORIES積極報導那些雖然不是像半導體這樣的核心技術,但對改善世界至關重要的必要舉措,例如應對出生率下降和人口高齡化的新技術、應對自然災害(如颱風)的項目,以及災後救援的新想法。日本在這些領域可能有優勢。你是否考慮在這些領域支持具有前沿技術的創業公司?
Kei Furukawa:正如你所提到的,如果這些技術能夠發展成為可行的創業公司或企業,那麼支持與高齡化和災難響應相關的技術確實是有價值的。我們致力於在這些創業公司成立之前和之後提供支持。例如,在高齡化社會領域,我們投資了一家名為KAIGO Media的公司,該公司開發了針對護理專業人員的數位媒體,主要以視頻內容為中心。在災難管理方面,我們投資了Urban X Technologies,該公司為全國市政府提供AI路面檢查,協助維護老化基礎設施。我們希望繼續投資於這些具有創新優勢的項目。
UTokyo IPC 標誌 來源:UTokyo IPC 新聞稿
UTokyo IPC 標誌 來源:UTokyo IPC 新聞稿

積極與台灣企業交流,包括投資的可能性

JSTORIES:明白了。關於海外公司的投資,包括與台灣及其他亞洲公司的合作,似乎日本和台灣之間的創業夥伴關係正在增加,例如即將於9月在東京舉行的日台創新峰會。請問UTokyo IPC與台灣創業公司的關係如何?
Kei Furukawa:雖然我們目前尚未對台灣公司進行投資,但我們正在積極與它們接觸,探索投資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之前未曾顯現的聯繫。例如,我們投資的公司之一曾與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在產品開發上合作,我們正在尋求在半導體領域深化合作。我們目前正在與多個關鍵參與者進行討論。
JSTORIES:台灣公司在半導體製造方面通常被認為具有高度競爭力。關於日本和台灣創業公司之間的合作,你預期會有什麼樣的互補關係?
Kei Furukawa:合作的可能性很多。例如,我們之間的合作或者這些機構中產生的創業公司之間的夥伴關係都可以非常有益。理想情況下,相互對對方創業公司的投資可以促進進入彼此的生態系統,這是至關重要的。
JSTORIES:台灣和韓國常被視為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與日本有相似之處,政治規範也類似,這可能促進合作。從創業投資的角度看,你如何看待這一點?
Kei Furukawa:是的,當我第一次訪問台灣時,感覺就像是在日本。文化上的相似性非常強烈,以至於有點令人迷惑。我們之間存在高度的相互尊重,我相信這將對我們的合作產生積極影響。
JSTORIES:這可能不僅限於台灣,但從通過國際合作補充日本的不足之處,以這個角度來看,你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啟發?雖然說「不足」可能聽起來有些負面,但可以重新表達為「啟發」
Kei Furukawa:與其說專注於日本的不足,不如說是獲取啟發。考慮到各種政治和情境因素,台灣在短時間內通過政府、學界和產業的整合迅速發展產業,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雖然並非所有的做法都能直接應用於日本,但有些方面可以在日本未來專注於某些領域時作為有價值的參考。台灣在多個領域擁有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半導體,我們希望能夠合作,成為解決全球挑戰的夥伴。
JSTORIES:台灣在產業、政府和學界之間的有效和迅速合作已經是一個具體的例子。未來,當日本和台灣推進大規模合作時,你預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利益相關者的融入是否會促進更快的決策?
Kei Furukawa:我們對此抱有很高的期望。雖然日本有自己的優勢,台灣也有其優勢。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東西,同樣也可以從台灣學習。我們正在與各方展開對話,希望能夠提供我們能提供的東西。我們的目標是促進合作,為我們的共同努力做出有價值的貢獻。
来源:J-STORIES(高畑依実)
来源:J-STORIES(高畑依実)

在大學裡能夠直接接觸各種研究者,這也是一種動力

JSTORIES:最後,我想問一下您自己,福川先生。在2019年加入UTokyo IPC之前,您曾在索尼等私人公司工作,並獲得了INSEAD(以國際化著稱的著名商學院)的MBA學位。是什麼激勵您參與創業支持工作?
Kei Furukawa:我第一次接觸創業世界是在INSEAD攻讀碩士學位時。那時,我第一次了解了創業投資。雖然創辦自己的公司是一個選擇,但我更受到希望參與多個領域、與不同企業家見面並探索各種機會的驅動。我發現創業投資的角色非常吸引人。
當我在2019年加入UTokyo IPC時,這主要是因為我獲得了一個幸運的機會。在此之前,我曾與政府附屬基金合作,並對國家發展充滿興趣。此外,在大學工作使我能夠直接接觸到各種研究人員,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強大的動力。在學術環境中獲得的獨特視角既有趣又有價值。
JSTORIES:您提到了與各種研究人員見面。從您的角度來看,在見證了來自東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後,您是否看到日本當前大學起源的研究中的潛力?
Kei Furukawa:絕對如此。我們可能尚未完全了解大量基礎和應用研究。許多我認為如果能夠轉化為商業項目會非常有趣的項目,我非常期待能夠支持它們。
文章:一色崇典編輯:北松克朗
首圖提供:J-STORIES(高畑依實)攝影
如有關於本文的查詢,請聯繫 jstories@pacificbridge.jp

***

東大IPC合夥人(投資負責人)古川圭祐先生將於「2024 日本・台灣創新高峰會」DAY2(9月18日)上午場發表主題演講。
▼對本活動感興趣的朋友,請透過以下連結報名:
留言
此文章尚無評論
發佈

分享此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