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TORIES ー 石油製塑膠是導致二氧化碳(CO₂)排放與海洋汙染的主因之一。在日本,有一家企業堅信生物來源有機材料「生物可分解塑膠(Biomass Plastic)」的可能性,即使多年來處於虧損經營狀態,仍持續研發,最終成功轉虧為盈。
生物可分解塑膠(Biomass Plastic)即使燃燒也不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同時屬於能再利用動植物資源的永續性材料(Sustainable Material)。然而,這類材料的生產與使用尚未廣泛普及。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價格相較於石油製塑膠約高出1.5至5倍,這也是其推廣的一大門檻。

即便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位於新潟縣上越市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專業製造商「Biopoly上越」,仍成功挺過連續4年的巨額赤字,轉虧為盈。
面對同業接連倒閉的情況,Biopoly上越為何仍堅持投入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研發與生產?社長武田豐樹在接受JStories採訪時堅定地表示:「從廢棄物或未被利用的資源中創造新資源,才是對人類而言最聰明的財富產出方式。」
武田社長也曾對新潟當地媒體表示:「「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讓這項技術消失。 我認為這是一家一定會被需要的公司。」


該公司一方面利用廢棄的扇貝殼製造便當盒與筷子,同時每年還利用舊米(陳米)生產約200噸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垃圾袋。在日本,每年約有50萬噸扇貝被捕撈上岸,而約有20萬公噸貝殼被棄置。
自2022年4月起,日本正式施行 《塑膠資源回收法》,以減少塑膠垃圾。Biopoly上越積極投入再生資源種類的研發,並持續擴大生物可分解塑膠產品的生產與應用範圍。
撰文:高畑依實 編輯:北松克朗
首圖來源:picturepartners/Envato
如需查詢本文章相關內容,請聯絡:jstories@pacificbridge.jp。
***
***
本文章的英文版請點擊此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