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癌症患者的「化身細胞」進行藥物測試,提供最佳個人化治療方案

台灣新創企業推動新技術,預計今年內在日本設立研發基地

7月 12, 2024
BY YOSHIKO OHIRA
利用癌症患者的「化身細胞」進行藥物測試,提供最佳個人化治療方案
分享此文章
JSTORIES ― 在癌症治療中,分析每位患者腫瘤的特性,並事先評估藥物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為了加快這一過程並提高治療的精確性,一種新技術正在開發中,該技術利用3D細胞培養的癌細胞「化身」(分身)來進行測試,從而更快速、準確地提供個人化治療選項。
致力於開發這項新個人化技術的,是台灣新創企業 CancerFree Biotech(精拓生技,CEO陳柏翰Po Chen)。該公司於今年 5 月參加了由東京都主辦的亞洲最大級新創活動「SusHi Tech Tokyo Global Startup Program」的創新競賽(Pitch Contest),並從 507 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決賽。目前,CancerFree Biotech 已在台灣、日本、中國、越南提供個人化癌症藥物檢測技術服務,致力於提升癌症治療的精準度與效率。
血液檢測僅需 20ml 患者血液即可完成。 提供:CancerFree Biotech(以下皆同)
血液檢測僅需 20ml 患者血液即可完成。 提供:CancerFree Biotech(以下皆同)
傳統的癌症檢測方法主要依賴2D細胞培養癌細胞。雖然 2D 培養有效抑制成本,但其環境與人體內的實際情況存在顯著差異,無法充分反映腫瘤內部細胞的複雜性及其與其他組織的相互作用,這成為一大挑戰。
為了克服這一限制,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種名為「類器官(Organoid)」的技術,該技術能在體外以3D方式重新構建類似人類器官或細胞的「化身」,使其更加接近真實的生理環境。透過 3D 培養,可以更準確地再現癌細胞的特性與多樣性。此外,這項技術還能在更短時間內,以較低成本大量培養細胞,相比傳統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與可行性。
透過顯微鏡觀察類器官(Organoid),可以分析癌細胞的特性,進一步了解其行為與變化。   
透過顯微鏡觀察類器官(Organoid),可以分析癌細胞的特性,進一步了解其行為與變化。   
由循環腫瘤細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形成的類器官顯微鏡圖像。
由循環腫瘤細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形成的類器官顯微鏡圖像。
CancerFree Biotech獨立開發的 3D 類器官培養平台「Ex-Vivo Avatar(生體外化身)」,能夠對循環腫瘤細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進行3D 培養,並結合AI 影像識別技術,檢測癌細胞對各種藥物的敏感性,從而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從血液採集到個人化報告生成的流程示意圖。 提供:CancerFree Biotech
從血液採集到個人化報告生成的流程示意圖。 提供:CancerFree Biotech
檢測僅需 20ml 患者血液即可完成。此技術不僅能夠減少對效果不明確藥物的使用,從而降低副作用,還能縮短尋找適合患者治療方案的時間。從血液採集開始,約 3 週內即可向醫療機構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選項,提高治療決策的效率。
根據 CancerFree Biotech 表示,該檢測技術特別適用於第 2 期及以上的癌症患者,尤其對實體腫瘤(固形癌)效果顯著。CEO陳柏翰表示「目前約 75% 的接受此技術檢測的患者,其治療已顯示出明確的療效」。
從血液樣本中分離循環腫瘤細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並進行分析。    
從血液樣本中分離循環腫瘤細胞(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s)並進行分析。    
陳柏翰在父親罹患癌症接受治療時,了解到台北醫學大學在癌症個人化藥物檢測技術上的創新,並深刻意識到,若癌症治療能夠更加個人化,將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基於這一信念,他於2018 年創立了 CancerFree Biotech,並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共同開發並確立了「EVA(Ex-Vivo Avatar, 生體外化身)」技術。目前,該公司已在台灣、日本、中國、越南提供個人化癌症藥物檢測技術服務,致力於提升癌症治療的精準度與效率。
陳柏翰在談及日本市場的發展計劃時表示:「日本與台灣在地理上相近,文化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早已將日本市場納入發展視野。目前,我們已經在推進合作夥伴的簽約事宜,並計劃在今年內於日本設立研發基地。」
「這項技術若能進一步應用到更多領域,不僅能夠推動癌症細胞療法的發展,還能促進癌症疫苗的研發,並加速新藥開發的進程。」— CancerFree Biotech CEO 陳柏翰 提供:CancerFree Biotech
「這項技術若能進一步應用到更多領域,不僅能夠推動癌症細胞療法的發展,還能促進癌症疫苗的研發,並加速新藥開發的進程。」— CancerFree Biotech CEO 陳柏翰 提供:CancerFree Biotech
作為進軍日本市場的準備之一,CancerFree Biotech 於今年 5 月參加了由東京都主辦的亞洲最大級新創活動「SusHi Tech Tokyo Global Startup Program」,並作為唯一入選的台灣新創企業,在創新競賽(Pitch Event)中,從 507 家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決賽 7 強。此外,該公司在活動中獲得了特別獎,其中包含 1 年期的辦公空間使用權,未來將作為其在日本市場的據點。除了東京,CancerFree Biotech 也計劃在大阪與沖繩進行市場考察,為進一步拓展日本市場奠定基礎。
今年 5 月舉辦的「SusHi Tech Tokyo Global Startup Program」創新競賽活動中登台發表的陳柏翰。 提供:Startup Island Taiwan(以下同樣)Startup Island TAIWAN 提供
今年 5 月舉辦的「SusHi Tech Tokyo Global Startup Program」創新競賽活動中登台發表的陳柏翰。 提供:Startup Island Taiwan(以下同樣)Startup Island TAIWAN 提供
陳柏翰(左起第四位)與其他入選的創新競賽(Pitch Contest)決賽選手,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合影。
陳柏翰(左起第四位)與其他入選的創新競賽(Pitch Contest)決賽選手,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合影。
陳柏翰表示:「這項技術若能進一步拓展至更多領域,不僅能促進癌症細胞療法的發展,還將推動癌症疫苗的研發進程,並加速新藥開發。」
文章作者:大平譽子 編輯:北松克朗
首圖提供:CancerFree Biotech

***

本文的英文版可在此處查看。
留言
此文章尚無評論
發佈

分享此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