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智慧型手機與AI人工智能 快速診斷老化都市基礎建設的風險

減少現場勘測的時間與成本 人手不足的地方政府廣泛應用

2月 1, 2025
BY YOSHIKO OHIRA
利用智慧型手機與AI人工智能 快速診斷老化都市基礎建設的風險
分享此文章
JSTORIES ー 支撐安全舒適生活的城市基礎建設,需要持續不斷的檢查與維護,以維持其正常運作。在日本,戰後的高度經濟成長期集中建設了大量道路、橋樑等基礎建設,如今已日漸老化,相關解決措施已成當務之急。然而,在人口持續減少的情況下,負責維護與檢查的許多地方政府正面臨專業人才短缺的困境。
AI自動識別受損道路並共享資訊    提供:UrbanX Technologies
AI自動識別受損道路並共享資訊 提供:UrbanX Technologies
作為解決這種情況的新方案,2020 年 4 月成立的UrbanX Technologies(アーバンエ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ズ)(總部:東京都中央區,代表董事社長:前田紘弥)提供利用AI技術的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系統服務。
該公司是東京大學的衍生新創公司,由代表前田先生在東京大學研究所進行的研究,在該校的支持下實現商業化。與專家目視檢查或測量調查不同,該公司的服務透過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收集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的影像數據,並利用AI進行解析,能夠更快速、便捷且低成本地發現老化基礎建設的問題區域。
該公司的核心服務是道路檢測「RoadManager」業務。用戶只需在智慧型手機和行車記錄器上安裝專用應用程式,車輛行駛時,系統便可自動偵測道路的損壞狀況。道路管理者可以透過上傳至系統的影像數據進行檢查,無需親自前往現場,即可掌握損壞的情況與位置。比起以往可大幅縮短開始維修工作的時間。
「Road Manager」服務介紹影片。 引用自Urban-X Technologies Youtube 頻道
到目前為止,道路管理都是採用昂貴的大型測量車輛配備特殊設備進行巡邏,或是採用雙人巡邏的方式,以目視方式找出相關損壞區域。 然而,人工巡查不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且因依賴目視判斷,容易因個人觀察標準不同而導致對損壞狀況的評估產生誤差,這些都是傳統道路管理方式的問題點。
然而透過 AI 檢測,不再需要昂貴的大型專用測量車,普通車輛即可作為道路數據的收集工具。
「我們可以利用市面上廣泛流通的設備,無需購買昂貴的專業儀器,從而降低成本。此外,AI 檢測能消除巡檢人員之間的判斷誤差,並將原本花費在點檢上的時間轉移到其他作業上。」 前田先生如此表示。
「RoadManager」服務流程概覽圖        提供:UrbanX Technologies(以下皆同)
「RoadManager」服務流程概覽圖        提供:UrbanX Technologies(以下皆同)
作為「RoadManager」業務的應用案例,該公司與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合作,利用該保險公司客戶的行車記錄器收集的數據來進行道路基礎設施檢測。此外,還與出光興產合作,將其產品配送車輛不僅用於運輸,也用來收集道路數據。
目前,透過「RoadManager」收集的道路資訊,主要提供給54個地方政府等道路管理機構使用。經過實證測試後,東京品川區自 2022 年起正式導入該服務。該年度內共確認超過200處道路損壞點,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此外,關於需要持續觀察的區域,無需巡檢人員親自前往現場,即可透過系統定期監測,提升管理效率。地方政府對此表示肯定,認為該系統有效改善了道路維護作業。
安裝在汽車上的智慧型手機會拍下受損道路的照片,AI 分析影像並共享資訊。
安裝在汽車上的智慧型手機會拍下受損道路的照片,AI 分析影像並共享資訊。
然而,去年1月能登半島地震發生後,該公司曾無償提供這些服務,但實際使用的案例卻寥寥無幾。對此,前田代表表示:「在災害時使用尚未習慣的技術確實不容易。我們再次認識到,這不應該只是災害時才提供的服務,而是應該從日常管理中就開始使用,這樣才能在災害發生時真正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該公司還利用自身的系統,推出了一項市民參與型的通報服務「My City Report for Citizens」,促進居民與地方政府攜手解決社區問題。該服務不僅限於道路破損資訊,居民還可以透過個人智慧型手機,通報損壞的公園遊具等潛在危險地點或設施,並與地方政府及其他使用者共享資訊。這項服務讓居民能夠即時向地方政府回報生活中發現的城市風險,使政府能夠及早採取應對措施,提升城市安全與管理效率。
「在人口增長的社會中,只要不斷創造新的事物即可。然而,在人口減少的社會中,必須建立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的機制。而我們的事業,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UrbanX Technologies代表董事社長前田紘弥如此表示。
「在人口增長的社會中,只要不斷創造新的事物即可。然而,在人口減少的社會中,必須建立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的機制。而我們的事業,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UrbanX Technologies代表董事社長前田紘弥如此表示。
作為新的國內業務,UrbanX Technologies自2024年7月起,與東京都展開關於填土(盛土)監測的合作。該公司的AI技術將被應用於現有填土的長期監測,以及早期發現不合規的填土,提升管理效率與安全性。
關於填土監測服務,前田先生表示:「為了進一步貢獻於降低城市基礎設施的維護成本,我們將管理範圍從道路擴展到地面監測。未來,我們還將把目標擴大至燃氣、電力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減少因人口減少帶來的社會成本。」 
該公司未來不僅將在日本國內發展,還計劃拓展海外市場。截至目前,已在東南亞(ASEAN)地區及中南美洲等共 8 個國家進行技術驗證。
撰稿:大平譽子 
編輯:北松克朗
封面照片:Envato
關於本篇報導的諮詢,請聯繫:jstories@pacificbridge.jp

***

本篇報導的英文版請點此查看。
留言
此文章尚無評論
發佈

分享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