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TORIES ─ 在日本生活中面臨語言障礙的外國籍兒童,東京的福祉團體為了讓他們能理解學校課程,開始提供「100小時日語教育」的新活動。
這項事業的發起者是總部位於東京都練馬區的社團法人「支持外國兒童入學協會」(代表石川陽子,Supporting foreign children to attend school,sfcs)。該法人最近通過眾籌成功籌集了170萬日圓的初期事業資金。
根據該法人表示,要讓12歲以下的外國兒童掌握能理解日本小學課程的基本日語,約需要100小時的日語教育。如果能提供這樣的教育機會,孩子們將能夠接受相當於小學5,785小時、中學3,045小時的義務教育。
這100小時的課程包括:①約10小時練習平假名和片假名的讀寫,②約40小時學習在學校和生活場景中常用的詞彙,③約50小時進行日語口語練習,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能用日語與老師和朋友進行對話。
初次參加課程的學生中,有來自印度和越南的5名孩子正在參加線上課程,截至7月已完成80小時的學習。課程原則上為每天1小時,授課老師由該法人代表石川女士所經營的日語研修機構「エルロン」派遣的專業日語教師擔任。

在少子化和高齡化持續的日本,外國勞動者的接納正在推進中,石川女士等人擔心,許多外國籍兒童因語言障礙無法上學,且持續處於無法接受必要教育的情況。
根據文部科學省對全國市區町村教育委員會進行的調查,居住在日本的外國籍兒童中,符合義務教育年齡的小學和中學學生截至去年5月已達133,310人。與兩年前的上次調查相比,增加了7.7%(9,480人)。
如果包括實際情況不明的情況,可能存在不就學(未上學)的孩子達到10,046人。這個數字比上次調查減少了48.4%(9,425人),但在日本仍有超過1萬名義務教育年齡的外國籍子女可能無法接受學校教育。根據石川女士的說法,“日語是主要的障礙之一”,這是他們無法上學的原因之一。
支持這些孩子的一大障礙是日語教師的不足。為了讓孩子們能互相交流,並跟上學校的課程,適應日本的生活,他們需要各種情境下的日語能力。石川女士指出,能夠教授這些多樣化日語的專業日語教師目前短缺。
該法人表示,未來將繼續通過眾籌等方式確保資金,並希望擴大對外國籍兒童的支持。
擔任法人理事長的藝人小原ブラス先生,自己也曾在大約6歲時來到日本,並且有作為外國籍兒童在日語上遇到困難的經歷。

小原先生強調了克服語言障礙的支援需求,並表示希望更多日本人了解該法人雇用專業日語教師而非志願者來進行授課的做法。
記事:高畑依実 編集:北松克朗
封面照片:ijeab / Envato
關於本文的詢問,請聯絡 jstories@pacificbridge.jp。
***
***
本篇文章的英文版請點此查看。